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热线

139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898-66889888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邮箱:admin@jinhanw.com

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来看KB体育平台登录宁夏内蒙古河南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来看KB体育平台登录宁夏内蒙古河南的实践与思考

2023-08-29 08:33:05

  编者按:近日,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介绍宁夏、内蒙古、河南三地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实践、新探索、新成效、新思考,以飨读者。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是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区域,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节点、生态屏障和生态通道,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宁夏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生态+”路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百姓致富,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累了一定经验。

  宁夏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工作。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开展了黄河宁夏段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基本摸清宁夏段黄河两岸各类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随后,组织开展了生态产品分类与调查研究,建立了四级生态产品分类体系,并选择宁夏北部、中部、南部区域具有代表性的贺兰县、盐池县和彭阳县开展生态产品调查,形成三县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同时,组织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方法研究,制定了宁夏生态产核算方案,在三个典型县开展了试算。此外,以光伏产业方向典型生态产品为例,组织开展了典型生态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此外,出台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方案,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评价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运营机制、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机制、生态补偿与自然资源损害赔偿机制等方面制定了工作方案,为宁夏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提供了总体布局。

  “矿山修复+”模式主要针对贺兰山地区,其部分地区位于“贺兰山东麓北纬38度黄金种植带”,适宜的气候和半砂质土壤等为酿酒葡萄种植提供了优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政府通过开展生态修复,良种苗木引进繁育,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有效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当地废弃矿山治理及葡萄酒产业开发。例如,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镇北堡矿区志辉源石酒庄,通过砂石开采企业转型,开展矿坑治理修复与酿酒葡萄种植,治理采矿沉陷区4000亩,建设生态防护林6000亩,解决劳动就业1200余人,志辉源石酒庄也于2020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年新增旅游产值收入2000万元以上。

  “防沙治沙+”模式主要是政府通过资金补助、治沙贷款贴息扶持及土地供应优惠政策等多种措施,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扎植麦草方格、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围栏封育种草种树等方法防沙治沙,并基于沙漠独有的景观,发展光伏发电、休闲旅游、教育研学等多元化沙产业。例如,中卫市沙坡头区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治沙造林,建成了千亩优质葡萄示范区、22万亩造纸原料林示范区、20万亩优质苹果和红枣示范区、6.5万亩沙漠光伏产业园,同时围绕沙坡头旅游景区(5A)发展沙漠旅游产业,每年吸引游客5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是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采取退耕还林、禁牧封育、改土治水等措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生态功能,并引导社会资本开展后续林下种养、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生态产业。例如,固原市彭阳县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同步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开发苹果、红梅杏、张杂谷、百合等“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的“四个一”林草产业,同时形成了百万亩桃杏花海、百万亩旱作梯田、百条生态示范流域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

  “盐碱地治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采取水利设施建设、生物治碱、农艺改良等措施开展盐碱地治理,盘活存量,并通过开发大棚种植、立体养殖等生态农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例如,银川市贺兰县四十里店村联合当地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挖沟降水、抬土造田、稻田养鱼等措施治理土壤盐渍化,将水产养殖的塘泥返回稻田用于培肥,完成了2600亩盐渍化土地的改良,因地制宜开发了集农业种植、渔业养殖、产品初加工、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稻渔空间”生态农工旅项目,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稻、鱼、蟹、鸭立体种养,再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

  宁夏通过土地权、山林权等“六权”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山林地确权登记及其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分置”,放活经营权,依法开展经营权抵押登记,推动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并支持社会资本在经营权流转期间发展生态产业,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作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显化。例如,中宁县作为知名枸杞产地,围绕枸杞产业发展,推行枸杞林地确权登记及“三权分置”工作,对大量流转枸杞地的相关企业按土地经营权类型发放枸杞产权类不动产证书,明确标记了枸杞种植面积及林木株数,并由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利用枸杞产权类不动产证贷款,贷款银行委托第三方评估公司对枸杞林木等价值进行资产评估后发放贷款。

  此外,宁夏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补偿工作,重点针对耕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要素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如针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针对草原的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等。同时,配合推进生态产业化经营及相关品牌建设,开展生态农工旅、生态农文旅项目,打造“宁夏大米”“中宁枸杞”“盐池滩羊肉”等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优质农产品向“生态精品”品牌转变。

  结合宁夏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期将开展以下具体工作: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理论研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重点结合先行区建设和“六权”改革,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理论、价值核算、路径设计和支撑机制等问题研究,为初步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框架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指引。

  总结提炼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前沿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中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结合“生态洼地”保护修复,探索“生态修复+产权激励+生态产业”、附带生态修复条件的权益出让等具体实现模式,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活动。借助土地权、山林权等“六权”改革,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运营新模式。利用自然资本增值活动,促进生态指标交易和生态占补平衡。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应用机制。选择典型地区,制定本土化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并开展试算。探索将核算结果应用于生态产品交易、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确定等方面。

  全面优化自然资源配套政策和交易机制。充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资源配置等自然资源政策工具,构建模块化的配套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自然资源产权交易、自然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等不同交易机制,助力生态产品市场化运作。

  适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破解现行制度框架体系下深层次瓶颈制约,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紧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KB体育平台登录,坚持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坚持改革协同、相互促进”为原则,统筹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创新提出“五子”工作法,完成淅川县、西峡县和灵宝市试点工作,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和谐共融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KB体育官方网站

  摸清底子。基于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构建了生态产品分类指标“3+17+N”体系,制定了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实施方案,利用网格化监测手段,对淅川县、西峡县和灵宝市试点城市开展了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全面摸清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森林、水、湿地等重要自然资源和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并建立当地城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该省还探索建立当地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制度,搭建生态产品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生态产品统一登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及时掌握各类生态产品变化情况,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全面、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KB体育平台登录。

  算准票子。探索建立由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产品3个一级指标,农业产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休闲旅游等16个二级指标,植被水源调节量、减少泥沙淤积等96个三级指标组织成的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有效规范核算制度的实施方案、地方标准、统计报表制度等。为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该省将 GEP核算评价结果纳入试点地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管理和生态文明考核体系,推动 GEP考核成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指挥棒,引领试点地区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政府考核等提供有力依据。

  开好方子。因地制宜“把脉问诊”,探索构建了三条价值实现路径。一是以市场化为主+政府监管的模式开发的生态供给类产品。西峡县将食用菌、猕猴桃和中药材等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放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强菌果药三大产业链,形成了“西峡模式”。二是以政府主导下的生态补偿+引入社会资本模式来协同开发的生态调节类生态产品。淅川县政府先后引进福森药业、北京宏伟绿邦等8家企业,引进资金3.2亿元,高标准完成造林4.1万亩,支持泓森植物园完成8000余亩荒山绿化和湿地抚育。三是以政府统筹+市场化开发的生态文旅类生态产品。淅川县打造“美在丹江,爱在淅川”品牌形象,完成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俗风情、休闲农业等生态文旅产品开发。

  找对路子。结合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和价值核算数据,积极探索利用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生态保护补偿、用地布局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等政策工具,以自然资源政策打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创新形成四项制度性成果。围绕“谁受益、谁付费”,探索土地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围绕“谁占用、谁补偿”,探索矿业权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围绕“谁损害、谁修复”,探索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让破坏者付出相应代价;围绕“谁保护、谁获利”,基于占补平衡制度和增减挂钩制度,建立让保护者获利制度。

  结成对子。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促进生态产品建设保护区域和收益地区开展项目对口支援,打好平台建设、人才帮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组合拳”,开展保水质、助扶贫、服务业与民生、工业转型等55个多类型项目,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新路径。先后与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建立了绿色科技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系统创新机制,为项目吸纳各领域专家50余人,最大限度放大“1+1+1>

  KB体育官方网站

  3”的联动发展效应,创新提出“五子”工作法,建立报送体系、核算体系等,实现多源数据整合、生态产品核算、生态价值实现、特定区域精准核算(VEP)等关键环节思想、技术和方法的新进展、新突破,为试点工作提供扎实的科研力量支撑与创新技术支撑,也为打造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6月,习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就是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时代需求。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祖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拥有草原、森林、农田、湿地、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其重要的生态产品价值是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雄厚资本。有必要充分挖掘自治区生态产品的内在价值,完善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首先,依据内蒙古生态环境特点,切实加大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护区、江河洪水调蓄区和防风固沙区等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力,做好腾格里、乌兰布、巴丹吉林等沙漠治理,从源头减少沙尘暴的发生率。其次,紧密结合沿黄生态长廊建设,着力打造沿黄生态防护带、旅游景观带和绿色产业带。以沿黄生态资源为依托,扶持一批支撑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与项目,例如,现代化能源产业、水生态修复产业、沙漠锁边工程、沿黄国土绿化工程、盐碱地改造工程等。依托国土绿化、生态修复等任务,打造百公里生态长廊,建设沿线景观和文化旅游节点。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培育黄河林果采摘、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产业新业态。最后,可选择试点地区建立“草地基金”信托,鼓励农牧民将草场承包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基金,集中管护零碎分散的草场,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与生态旅游业,获得的收益主要用于支付信托的日常运营费用、牧民草场承包经营权的生态补偿金、信托到期后的分红等。

  依托现有旗县投资项目交易中心与农村牧区集体产权交易平台,构建规则完善、信息对称、公平竞争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中心与竞价交易系统,并通过政府管控或设定限额等方式创造交易需求,打通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渠道。建立政府购买牧民生态产品的生态补偿新模式。在原有草原生态补奖等补偿的基础上,国家根据草地生态质量给予牧民相应生态补偿,使牧民收入与草场生态质量挂钩,自觉平衡好畜牧生产和生态产品生产关系。扩大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指导协调有关盟市主动开展合作,在生态受益区与生态保护区之间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现区域生态共建共享。探索多样化的补偿渠道,重视对农牧民的产业扶持、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等补偿手段。

  KB体育官方网站

  持续提升草原和荒漠生态产品价值,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如特色草产业、生态沙产业、风电光伏产业等。

  在传统饲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丰富草产品体系,大力扶持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管护成本低的草坪草、观赏草,以及可以绿化荒山、改良土壤的能源草,或药用草、菌草等特色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特色草种业,丰富草类植物在城乡绿化、运动休闲、食用和药用、替木生产食用菌等领域的应用,提升草种的经济价值,丰富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充分考虑沙区环境本底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挖掘沙区资源蕴含的经济价值,推动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借用企业力量开发高端林草沙产品,推进沙区产品精深加工,形成完整的沙生生物资源产业链。建立沙产业技术研发机构,设立专项研发基金,加大光热、生物工程等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支持。

  利用草原与荒漠地区广阔的空间、丰富的风能与强烈的日照,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规模性风电及光伏产业。同时,借助光伏电站固沙,降低水分蒸发,实现沙化土地修复,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草原以及荒漠生态环境独特的观赏性与游玩性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极佳资源基础。发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需充分认识到区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的脆弱性,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原本性、原真性和原生态美。构建适应区域资源环境本底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生态度假、生态研学、民族特色旅游等。通过举办草原特色节会和草原生态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拓国内国际生态旅游市场,推动农牧民转产转业,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充分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草原生态系统光合效率高,在碳汇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层面应加强碳汇交易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清晰界定碳汇交易的范围和对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碳汇市场自愿交易。地方政府可设立专项碳汇发展基金,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方参与,逐步将草原碳汇交易纳入规划项目。企业层面可以积极谋划碳汇产品应用的各类商业场景,成立碳汇建设公益基金,大力实施碳汇营造林项目,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碳汇市场交易机制。

  绿色金融是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助推器。特别是在绿色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生态畜牧业、生态沙产业、风光电产业等。草原及荒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公共性较强、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应发挥生态信贷、生态产业投资基金、中长期绿色债券的作用,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探索草地承包经营权等使用权抵押贷款模式,积极推广浙江丽水“两山贷”、福建三明林权按揭贷、浙江安吉野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成功经验,支持生态产业发展。

  草原及荒漠生态产品普遍具有调查监测难、价值核算难、经营开发难、交易变现难等问题,亟须科学技术打通各环节堵点。建议创新草种繁育、扩繁与推广技术,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跟踪掌握草原、荒漠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登记、保护开发情况等信息,准确核算生态产品价值。依托数字技术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逐步建立生态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与数字交易平台,建设数字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示范基地,培育科技化生态产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23 KB体育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冀ICP备2021028800号-1 
网站地图